英雄千古,丹心长存

来源:搜狐网    作者:崔朋 宁守星    人气:     发布时间: 2020-10-29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2020年的国庆、中秋恰逢同日,对于三门峡市湖滨区磁钟乡磁钟村八组的刘新牛老人来说更是如此。

刘新牛,今年68岁,曾担任过磁钟乡磁钟村村长、党支部书记,是一位廉洁奉公,乐于奉献的老党员。每每提起外公峥嵘岁月的那段往事,总有讲不完的话题——陕县老城南门外那凄厉的枪声,老人禁不住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72年前,1948年的1月,那是个春寒料峭 ,寒风刺骨的日子。陕县老城,黑云压城。刘新牛的母亲高妞丝搀扶着外婆孟小花夹裹在被国民党、还乡团驱赶集会的人流中  ,这一天对她们来说是灭顶之灾 。已在国民党监狱看押数月的外公高磊子会兴乡上村农会会员,即将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老陕县老城南城外。外婆欲死的心都有了,年轻的母亲将要失去最亲的父亲 ,娘俩泪如雨下。

刘新牛说:在母亲的印象中,外公始终是坚强的。她看到外公高磊子被国民党兵和还乡团土匪五花大绑押到老陕县南城外,凛冽的寒风中,外公的头发有些凌乱,但他的头始终高昂着 ,眼睛炯炯有神。母亲对他讲,外公单薄的棉衣不住地往外渗血,染红了残破的棉絮,双脚拖着沉重的脚镣,外婆亲自给外公做的方口粗布鞋前面裂开了大大的口子,脚趾露在外面,外公每走一步,地上留下鲜红的血渍。外婆紧紧的抱着母亲,看着刑场上大义凛然的外公,眼泪夺眶而出,任凭静静地流淌……

枪响了,后来母亲对他说,外婆像发了疯似的,拨开人群,跌跌撞撞扑倒在外公身上,悲伤欲绝。母亲在乡亲们的搀扶下抬着外公的遗体回到生他养他的高家巷——依那崖而建小院落,魂归故里。

此后,外婆一直沉默寡语,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了照顾外婆,过了外公百天祭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娘家回到婆家磁钟乡磁钟村。

期间,母亲隔三差五的回娘家会兴乡上村村高家巷看望外婆,门前西南不远的二郎庙,留下他童稚的记忆和母亲、外婆艰难度日的岁月。又时母亲把外婆接到婆家来住,那时的农村,日子都不好过。到了我十岁那年,母亲和父亲商议 ,要我到外婆家照顾外婆。从那时起,我便在外婆家生活。那是个依崖而建的小院,四面全都是土和一些杂树,一孔记载外公、外婆颠沛生活几十年的老屋,便是二老唯一值钱和纪念的家当。

1985年积劳成疾的母亲去世,1990年年近90高龄的外婆留下最后对外公高磊子的思念,嘱托我死后和外公合葬一起的愿望 ,驾鹤西去。刘新牛说,他没有辜负外婆的期望,买来柏木棺材,将外公外婆合葬在离外婆外公家高家巷不远的黄河岸边,按照当地风俗守孝三年后,才离开了养育他三十多年的上村村——高家巷那孔窑洞有刘新牛(在上村小名刘文选)童年的记忆,有他青年时的眷恋和他一生无悔的牵挂,更有一些酸涩和无奈。外公的老屋,那是留在记忆深处的烙印,是挥之不去的对外婆外公引日成发的思念。回到了磁钟乡磁钟村后,也就是从那是起,每逢逢年过节,无论刮风下雨,刘新牛风雨无阻都要带着孩子为外公外婆扫墓祭奠。

老刘接着说,他的外公高磊子1902年出生于当时的陕县会兴乡上村村高家巷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小受到地主家的剥削和欺压。在他照顾外婆的这段日子里,听舅舅讲,外公虽然家庭贫困,但却仗义疏财,为人耿直,嫉恶如仇。离村不远的会兴渡经常发生匪患,为了保护百姓免遭祸害,他和村里的王五成(革命烈士1948年1月和高磊子一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等人秘密发展农会组织,为贫苦农民伸张正义,济贫扶弱。黄河岸边的娃儿,迫于生活都有一身好水行,外公经常在黄河里摸些鱼呀虾呀接济村里最困难的乡里乡亲。

上村位于陕县老城东北面,离黄河古渡会兴渡近在咫尺。高磊子和村里农会会员经常从自家门前高家巷的沟里,下到黄河岸边,穿梭在会兴渡与陕县古城及太阳渡之间,为地下党侦探敌情,传递情报。

1947年8月22日陈(赓)谢(富治)大军强渡黄河,在陕县地下党和农会组织的大力配合下,陕县老城获得第一次解放 。会兴农会被当时的中共陕县区委评为土改工作模范单位,一度成为当时豫西土改运动的学习典型,高磊子隶属会兴农会会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为党的工作默默奉献。同年9月,国民党胡宗南部沿陇海铁路开进豫西 。为了牵制敌人,保卫圣地延安 ,陈谢兵团兵分多路奔赴豫西南、鄂陕边区。国民党反动派伙同当地地方团反动武装卷土重来,疯狂抓捕陕县城区共产党人及农会会员。高磊子被当地反动地方团告密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严刑拷打,软硬兼施,要他说出当地共产党人和农会会员,他宁死不屈,穷凶极恶的敌人把他打的皮开肉腚,几度昏死 ,他没有说出一位同志的名字。1948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陕县老城南门外。
 

现任陕州区委党史地方史志编纂中心主任科员薛爱军告诉媒体,当时的会兴乡隶属陕县管辖,当时的陕县土改运动雷厉风行,会兴农会在那时是豫西土改学习的典型,1948年1月,不少农会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但是他们视死如归,没有暴露陕县城区及周边乡村共产党人及农会组织,避免了一场陕县老城血流成河的惨案,为革命保存了一批有生力量。

英雄已去正气存,浩然千古激后人。曾任会兴乡上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升告诉媒体,多年了,可以说是他的一场心病,上村为革命牺牲了多位英雄,他们的事迹虽然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但他们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不仅仅是上村全体村民的骄傲和自豪,也是下一代村民的荣耀和榜样。刘国升说,回忆起童年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他说,小的时候,一到逢年过节,他和村里的孩子都要到军烈属家,清扫院落,擦洗军属、烈属光荣牌。尤其,清明节,学校还要组织学生给烈士扫墓,行少先队队礼,以此祭奠英雄,缅怀先烈,高磊子烈士家,是他和同学们必去的地方。

在他担任村两委领导的那些年,十分重视村里文物古迹及历史、近代名人的资料保护收集。他说,上村自古以来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只有珍惜过去,敬仰缅怀先烈,才能使我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供稿人:刘新牛  编辑:崔朋 宁守星)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