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吉水县盘谷镇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内,只见赣江库区波光粼粼,成群的白鹭在这里觅食栖息。放眼望去,稻田里沟渠成行,万亩养殖基地清澈见底,鱼虾游嬉,一幅稻渔飘香图徐徐展开。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得益于这里推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把稻田变成了“聚宝盆”。
远处一户养殖户正在收网起螃蟹,笔者走近问道,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销路怎么样?”。养殖户陈辉仰起脸笑呵呵地说: “一年收入有20多万,我们坚持绿色生态养殖理念,产品供不应求”。 这仅是吉水县盘谷镇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70多户中的一户。
2017年1月,王银到江西省吉水县盘谷镇实地考察,看到清澈的赣江水可以引入田间地头,他结合自己多年种养经验,并向有关专家请教后,决定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银流转土地,注册成立了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推广稻虾(蟹)综合种养模式。这一生态种养模式既可以用虾蟹排泄物等生物肥料代替传统化肥,养殖的虾蟹又能清除稻田中害虫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杂草的生长。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他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注册了“井赣” “井太狼”等商标,还聘请上海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做技术顾问。经过多年的发展,基地现已建成稻虾作4800亩、稻蟹共作2000亩。生产的稻米、小龙虾、大闸蟹等产品均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基地被授予省级农业示范园、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中国清水龙虾之乡”等荣誉称号, “井赣”螃蟹多次摘得全国重要赛事的“蟹王”“蟹后”桂冠。
饮水思源,富而思进。在自身做大做强后,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广大群众一起走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把现代农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通盘考虑,不断扩大产业反哺力度,持续创造条件让当地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中来,并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截止目前,种养殖基地共有200多人从事鱼虾捕捞、分捡、包装、水稻种植等工作,每年支出务工工资达 500余万元,让广大当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除此之外,企业还聚焦“互利共赢,授之以渔”目标,依托种养殖基地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管理模式,设立了可容纳百余人的多媒体产业培训教室,采取统一技术服务的方式,免费加强对稻渔共作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培训,主动为养殖户、脱贫户提供全程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努力破解当地群众种养技术水平不高、销售不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瓶颈。2月23日,吉水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王银主动要求将盘谷镇分院设立到他的基地,第一批学员已走进基地学习。2020年至今,共举办了26次免费培训班,培训农户近2300人次,不断围绕本地特色产业提升“造血”能力,为其他地区建立了可复制的创新产业帮扶模式样板。
碧波逐梦,润泽乡邻。王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获江西省脱贫攻坚作为奖,并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当选为江西省吉水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立足岗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带领更多人发家致富。”手捧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的王银如是说。王银说,当前,要把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积极加入市政府牵头组建的农副产品促进会里,把全市的13个县市区的农副产品集中起来,勇于开拓,积极探索,创新“联络站+网格”智慧平台,拓展民情民意收集渠道,扩大联系群众覆盖面,发挥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并在全国大力布局“井冈山”农产品旗舰店,立志要把革命老区绿色生态的“幸福味道”飘香全国,奋斗谱写革命老区全面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江西省吉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黄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