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间:孙 智 黄玉兰
左 起:李 将 汤剑飞 赵庆生 徐 源 张洪斌 李梅芳 蔡国华 方向东
编辑部成员兵分两路,赵庆生老师采访孙夫人,阳光笼罩着阳台,他们坐在明媚中,开始今天的聊天。孙夫人精干又精神,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说起话来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让人丝毫不觉得她已经是八十五岁的人。
另一路人坐在客厅里,听孙智先生回忆他的父亲孙原非。孙原非先生去世时是71岁,孙智先生今年87岁,时隔几十年,说起父亲来,一切如同发生在昨天,一件件,一样样,都是那么生动感人。从他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孙原非从小跟着曹大太爷(不知名字了)学习,不知是教的人得法,还是学的人用心,诗也好字也好,十几岁的孙原非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孙原非
后来拜名医汪筱川为师,学习中医。汪筱川是儒医,文学造诣很高,谈笑有鸿儒,这样的氛围对孙原非的触动很大。在那个时候他边学习中医,边与人谈诗论字,很得汪筱川老师的欣赏,是老师的得意门生。
孙智在讲述中
二十岁时边经商边做大户人家的上门老师,他那个时候的诗与字已经被人们认可。多年来,他从没有放弃学习,总是不断地充实自己,丰盈学识,才让他立于才子之位,以诗与字见长。
从孙智先生的描绘中,我们知道他的父亲聪颖好学,有着文人的傲骨。一个只上过私塾,没有进过学校的人,却能把诗写得人人称赞,把字写得个个称奇,这要怎样的努力与天赋?
机遇时有,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生于那个年代的河下人千千万万,却只有他不断地学习积累,最终成为一代风流人物。
作为独生子孙智先生,说起父亲来充满敬意,从几个侧面来说明父亲的诗如何好字如何佳,言谈中让我们看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年轻人,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也让我们充满敬意。
孙智先生也是满腹才华,一头银丝,前段时间健康欠佳,住院才回家不久,今天说话兴致很高,只有在站起时,才要人搀扶。河下这样的充满智慧的老人还有多少呢?他们都是河下的珍宝,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他们都是河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得好好地挖掘才行。愿孙智老先生与夫人健康幸福!
参加今天采访的《河下往事》编辑部成员有总编赵庆生,主任蔡国华,副主编张洪斌,记者李梅芳,淮安电视台记者方向东,《新华访谈网》执行主编、《淮安城市网》总编李将,《淮安城市网》影视部主任汤剑飞。非常感谢江苏山洋酒业公司对《河下往事》一如既往的支持。(文稿:李梅芳 摄影:方向东)
【编辑: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