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赵王用赵括替下长平前线的廉颇,任命赵括为赵军主将,赵括上任后改变对秦军作战策略,主动出击,后中秦将白起诱敌深入之计,只40万赵军被坑杀。自此赵国国力颓废,再无力抵挡秦军的攻势,赵括也被钉在耻辱柱上2000多年,被冠以只会纸上谈兵的庸将,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最起码赵括绝非庸将,只不过是胜者为王 败者为寇,失败了总么说你都很正常!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打韩国上党郡,韩国愿意将上党郡割让秦国,但上党郡守冯婷不愿秦国占领上党,向赵国求援,愿意将上党郡让与赵国。赵王在国内强硬派平原君的建议下,同意接收上党郡,派大将廉颇率军进驻上党,抵御秦军。自此,历史3年的长平之战拉开序幕!
很多人认为赵国此举是自寻死路,不应该接收上党招惹秦国,这就有些由战争结果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了,战前的七国中,论军事实力也就是赵国能与秦国一战,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国力蒸蒸日上,赵国经历胡服骑射,国力是增强了不少,但更多是军事方面,可惜的是,赵武灵王死后,很多改革措施也被废止。所以说当时赵国面临的形势是,秦国意欲向山东扩张,韩魏赵三国自然首当其冲,早晚会与秦军一战,此时开战两国实力差距肯定要比日后开战要小。趁势占领上党,还可掌握地利优势,廉颇不就是依靠地形优势才顶住秦军进攻的吗。所以说,此时接收上党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胜了呢,谁还会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长平之战打了近3年,前期廉颇一直坚守不出,考虑到秦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不易,打算拖垮秦军,赵王也是同意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长时间不撤换廉颇,问题是当时秦国是吃不消了,可还能再挺一阵,赵国到是扛不住了,秦国自占领巴蜀后,将那里变成自己的天然粮仓,可反观赵国,四战之地,还要防范匈奴,其粮草储备早已耗光,不足以支撑长平的赵军了,而廉颇是不会因为后勤补给不足改变对秦策略的。赵王临阵换将并不是听信了秦国的反间计,反过来想,秦国说廉颇不行,秦军最怕的是赵括,最起码证明,赵括在外是有名望的,在赵国,民众和军队对其实认可的,不然这种留言根本就不会再赵国流传,让一个在军中没有威望的人去统领40万赵军可能吗?
赵王在确定赵括接替廉颇前曾问过乐毅,老将军是同意的,说明他是认可赵括军事才能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决定着赵括比任何人更适合赵军统帅的职位。在3年的战争期间,赵括可没闲着,他管着长平前线赵军的后勤补给,数十次进出长平,对长平地形他最了解,古代打仗,对战场地形的掌握程度足以改变一场战局的胜利,所以说赵王任命赵括为长平赵军主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赵括也具备一个统帅的条件。
赵括接任廉颇后,更改赵军的部署,开始主动攻击秦军,当时秦军主帅是王龁,秦国暗中将白起调至前线,连秦军众多将士都不知道自己的主帅换了,更别提赵括了,如果赵括知道是白起率领秦军,他是绝不会贸然出击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主帅采取的是同样的策略,都是派遣一只偏师奇袭敌后,切断敌军后勤补给线,之后正面合围,最不过白起更为老辣并且秦军拥有军力优势,白起命王龁率军镇守后方,又派军至赵国境内,是赵国不敢派兵解救被围赵军。
当赵括率军猛攻秦军营垒不下时,赵括应该就知道自己派遣的偏师可能已经被击溃,便率军回撤,发现后路被断,下令原地建筑营垒,固守待援,赵军被围46天,最终赵括领兵突围时,身中数箭而亡,赵军也投降秦军,最后被坑杀。
设想一下,40余万大军在被围46天里,军队没有发生混乱,还保持这战斗力,赵军在赵括活着的时候一直保有士气,这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能办到的?被围期间,赵括一直组织突围,如果说他成功了,那秦军很有可能就会退军了,当时为了支援前线战场,秦国征召全国14岁以上男丁支援长平秦军,可见秦国当时亦是举全国之力在支撑这场战争,如果说赵括突围成功,秦军就很难再有这样好的机会全歼赵军主力了,很可能会与赵国和谈,还是那句话,历史不容假设。赵括终究是没能成功,可秦军也没好到哪去,此战秦国大概损失20万人左右,要不然也不会打完长平之战,连上党都没占,就回国了,就是此战之后秦国国力大损,必须休养一段了。
如果换了别人,未必能做的比赵括好,个人感觉,历史对赵括的评价这么低,也许是因为此战之后,秦国同意六国的障碍就没有了,三晋不在有遏制秦国向东扩张的实力。但把这么大的责任扣在一个人身上是多么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