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素以人杰地灵、名家辈出著称于世。自西汉延至当代,杰出人物灿若星河,对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学大师代表人物有:枚乘、陈琳、吉中孚、赵嘏、张耒、施耐庵、吴承恩、邱心如、刘鹗、袁鹰等。厚重的文化沉定,几千年的文脉传承,形成当代的淮安文坛大家云集。今天,《新华访谈网》全媒体记者专程来到了民族英雄关天培祠堂东侧一座明清风格的老民居,采访了一位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更为淮安增光添彩的文学大家——陈民牛。现年80高龄的陈老,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陈民牛,中共党员,江苏淮安人,生于1938年,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八个全国性协会会员。历任江苏省淮安县席桥公社共青团书记、林集公社副主任、《淮安日报》第一副总编、县级淮安市文联主席兼作协主席,两届淮安市人大代表、三届淮安区政协委员等职。
1976年开始在《人民日报》等全国200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400余篇,发表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碧血虎门》《美人庄风情》《少年周恩来》等30余部,他用十四年时间,编著出新楚州丛书《壮丽东南第一州——楚州》计300多万字。他先后荣获全国性文学大奖9次、省级文学大奖11次。多次被省、市授予“优秀文学艺术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授予“中华当代杰出功勋名人”光荣称号。他在主持文联工作期间,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等单位联合,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性《西游记》学术研讨会,他的名字与文学成就已被《中国作家大辞典》等18部全国性大辞典永久性收录 。
风雨冰霜筋骨炼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52年是建国初期,百业萧条百废待兴,处于江苏苏北的淮安又逢三年自然灾害,13岁少年的陈民牛作为家庭长子,为了生存在家协助母亲劳动及做家务。随着国家开展扫盲工作,好学的民牛只要有一点空隙,都会在扫盲班的课堂后面站着跟着学习。校长高一贤看在眼里,曾三次上门与其母商量承诺:“一、不交学费、书籍薄本费。二、可迟到早退、不上活动课。三、大忙在家帮助母亲劳动”的三个条件下,母亲望着孩子渴望求知的眼神答应了。那年他插班三年级读书,凭其刻苦的学习与天资聪慧,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取了县城淮安县中学。高中毕业即被省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录取,但因家里缴不起学费而无奈放弃。不久又被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录取,刚读到师二,又因家庭经济困难休学到南京生物制药厂学习生产抗生素技术,回淮后因政府买不起抗菌素机器设备,滞留在淮安县药厂当文书。后药厂被撤,按照中央下放文件“哪里来还到哪里去”的精神,他二次回淮师复读。
关爱知青张正义 丰碑永立口碑中
1964年,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淮安县钦工中学任教。他爱学生如子,学生敬他为父。为教育好全校有名的几个调皮大王,他早上一家家去接,中午一个个找他们谈心,晚上与一位位家长沟通,为他们买文具,陪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家长感动了,孩子听话了。共青团县委欣赏他的工作能力,调他到席桥公社任共青团书记,分工在东邱大队蹲点,他与同事把东邱大队搞成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全国很多地方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该大队书记王保昌因此受国务院邀请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接见。
1975年他被调到林集人民公社任副主任期间,一位有才的女知青因与同学说了一些过激的话,县公安局前来抓捕,他爱惜人才冒着政治风险,在党委会上坚持不捕,由他们负责教育,后这名女教师回南京成为了一名全国优秀教师。公社还有一个有才华的高中生与女知青热恋时,却逢知青落实政策回城,女知青对高中生说:两地太远,我俩结束吧。为了培养这个人才成就这对姻缘,他闻讯后与书记商量,将其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保送到南京航空学院,使他们终成眷属,后这名高中生成为南航一名教授。
昂首做人,低头作牛,著书立说一身正气
1979年他被调到《淮安日报》任第一副总编。发生了一个生产队长喊社员下地劳动时说骂了几声可事隔两天有位女社员上吊死了的事情。县检察院决定批捕这个队长,基层干部为此反响强烈。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咨询了北京、上海权威法律部门,都说不够批捕条件。为了对基层工作人员与社员负责,缓和干群关系,他们将此事放在《淮安日报》上展开大讨论,最终得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社员们的充分理解,检察院也依法撤销逮捕令。当时的《淮安日报》因为办报成绩相当优秀,受到江苏省新闻出版处、中央新闻出版局、中宣部多次表扬。
1984年他奉命组建淮安市文联,他不辞劳苦,上联下联、左联右联,请进来,走出去,培养出国家级、省级、市级作家10余人,其中不乏精品力作。有位农村女作者在香油灯下,用已用过的黄纸写出一部30万字的小说。他惜其才华、受其感动,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帮她修改审稿并出版成书。因此,这位女作者被破格录用为副科级干部。
文坛泰斗长篇著 史界先河邑志编
“家住天培东宅傍,韩信恩来是同乡。立下承恩耐庵志,为民造福放奇光”,这是陈民牛自我内心的写照。他的心中时时刻刻装着人民,他一边读书一边构思、一边工作一边挑灯创作。
他1976年开始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日报》等全国200多家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传记、随笔等400余篇。先后在中国少儿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碧血虎门》《巾帼丹心》《枫树湾》《叹气沟的女人们》《生死缘》,中短篇小说集《美人庄风情》《乡魂》《鸳鸯被》,散文集《观音柳》《中国花卉神话》,传记文学《童年周恩来》《少年周恩来》《周恩来遇险记》等30余部专著。其中《童年周恩来》《少年周恩来》两书,被江苏及其他省份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辅导教材。他用十四年时间,编著出新楚州丛书《壮丽东南第一州——楚州》及其续集、再续集计300多万字,成为楚州历史全书。
椽笔倚天长不老 高山仰止德流芳
他先后获全国性文学大奖9次、省级文学大奖11次,多次被省、市授予“优秀文学艺术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授予“中华当代杰出功勋名人”光荣称号。在他主持文联工作期间,曾首创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江苏社科院文学所、新疆人民出版社、山东大学等单位联合,成功举办了第一、二、三届全国性《西游记》学术研讨会,有力推动促进了吴承恩故居、刘鹗敌居的复建开放。他名字与成就已被《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外名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18部全国性大辞典永久性收录。
2017年10月,已经80岁的他以身作则,号召老同志们一起对历史负责,对后人有所交代,将自已一生收藏的3万多册手稿资料与书籍,全部捐赠给淮安市淮安区档案局馆存档。陈老的孝顺在淮安城很有名,人们经常看见80岁的他经常推着100岁的老母亲,走街串巷去走亲访友,他逢人就开心地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福气。
乐奏名流歌八秩 德辉青史祝千秋
2017年10月2日,是举国同庆的吉祥日子,也是陈老的80华诞生日,更是淮安文化界的一次顶级盛会。在江苏淮安宾馆花好月圆厅,有各级政府官员、老领导、各级民间社团的负责人,有来自全国的文化艺术界的名师大家们,近300人汇聚一堂,纷纷以各种形式共同为陈老祝寿祈福。到场的嘉宾有: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范学恕,淮安市政协原主席张恒顺,原县级淮安市市长杨国忠,原县级淮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唐永峰,淮安市淮安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殷长干、淮安市淮安区政协原主席祝以信、周化堂、王国权,淮安市淮安区政协原副主席金志庚,淮安市文史办原主任曹启瑞,淮安市淮安区文联主席傅振举等。中国著名版画家丁迺武,著名国画家刘鸿生、赵静声等,著名书法家李锡贵、张筱宁、黄锦标等,著名诗人孙应考、王震华、卢顺贞等。
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散文协会会长姜俐敏,著名诗人赵恺,市、区两级文联、文史研究会、诗词协会等纷纷发来贺电,充分肯定了陈老对中国文坛作出的巨大贡献。
壮丽东南孺子牛 一生淡泊谱宏章
最后,陈老谦逊的对记者说:我虽取得的一点小成绩,但离我们的文学前辈尚有天壤之别。我要把一生最后的余热,全部用于宏扬国学,培养举荐后生,为历史和后人多留点传统文脉和精神食粮。作为一名老党员,一个老作家,值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我呼吁: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牢记职责使命、多出优秀作品,推动文艺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诚如范学恕、姜俐敏、赵恺等在陈老八十华诞庆典现场的致辞贺电中所说:“八十年的光辉岁月见证,他始终执着的坚持文学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他谱写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代国人。他更是一位文学布道者,一生度人无数,他传帮带的很多作家皆活跃在国内外文化前沿。陈老,他德艺双馨,是当今中国的一位文化巨匠,是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文学大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