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跑)者,举足愈数(cu,快)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快)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庄子·渔父》
这篇文字是针对孔子而写的。话说孔子他老人家有一天在鲁国国都的东门外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坐在杏坛上休息,同学们正在哇啦哇啦地念书,孔老师则在弹琴,聊以解忧。
讨厌形同眷恋
忽然间,出现一个须发皆白的渔夫,下了船登陆,听孔老师弹琴。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和文学里,渔夫经常以世外高人的形象出现,他也经常是哲学思想的代言人,总是在某些人遇到人生困惑的时候适时地出现,伍子胥碰到过,屈原碰到过,孔子也碰到了。
中国的思想,一旦碰到渔夫,就会升华和提升。
孔老师和渔夫交谈起来,他竟然把对方看成心理医生,挖心掏肺地讲自己的人生困惑:“打鱼的哥们,你说我孔丘倒霉不倒霉?四处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可是呢,碰了一鼻子灰,两次遭受鲁国的驱逐出境的待遇,在卫国,连居留权都被剥夺,在宋国,想在大树下歇息一下,那些个不友好的宋国人居然连这个要求不能满足我,把大树砍掉,在陈国和蔡国,竟然还被荷枪实弹的部队包围。俺姓孔的到底招谁惹谁了?怎么遭受这样的待遇,打鱼的大哥,你给我说说看。”
渔夫给孔老师打了一个比方:孔老师啊,看来您还没活明白——“甚矣,子之难悟也”,说个故事吧。有个人很二,他很讨厌自己的影子和足迹,他要逃避它们,用什么办法呢?就用快跑的方法,跟自己的影子和足迹赛跑,以为只要跑得快,就能把影子和足迹甩掉。
可是,他抬脚越频繁,留下足迹就越多;他跑得越快,他的影子越是不离身,但他总是认为自己是跑到太慢了,因此快跑不休,结果呢?力尽人亡。这傻瓜不知道,待在阴暗的地方,这样影子不就没了吗?安静下来,足迹不就消失了吗?这小子傻得没法治。
言下之意就是暗讽孔子这样忙忙碌碌,招致人生的困境和麻烦,就像一个和影子赛跑的人一样二。
当然,这个故事是庄子虚构的,而那个渔夫,则是庄子思想的代言人。因为出自于“杂篇”,或许是庄子后学所著。
对于天下有为人士的人生苦恼,事业困境,庄子给出的处方是“停止”,或者说“暂停”,摆脱影子的最好办法是摆脱光线,停止足迹的最好办法是停止行走。
不要简单地理解庄周老师的“停止”或“暂停”是要人生完全停止作为,其实,他是指导我们在烦恼方面要停止作为,不要刻意主动去消除困惑和烦恼,有时候需要“暂停”和“停止”,是一种消极疗法。
这个寓言里的“影子”,其实可以理解成为人生当中的挫折、羞辱和不堪,也就是人生阴影。人生需奋斗,奋斗就必然有附生物:失败和烦恼,它会构成人生的阴影,对心理形成压迫,我们讨厌它,结果呢?
厌即是恋,你越去厌恶它,却越是想起它,接着越是伤害自己,在人生路途上形成障碍,摆脱阴影,形同于在追逐阴影。
正视有助消除
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对人生阴影的厌恶,放弃厌恶就等于放弃想念,找一处有正能量的树荫下休息,让正能量的树荫覆盖消灭掉负能量的阴影。
这树荫怎样才有?当你放弃对阴影的追逐,阴影就丧失了存在的空间,树荫自然就出现了。很多负能量,你在静止下来正视它时,它反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