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连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对此,该校有学生担忧此举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
人脸识别,就是对人体面部构造的影像资料与实际进行对比。相对传统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的应用更广泛、更高效,不仅可以用于门禁、上下班打卡等场景,还能准确识别、分析人的行为状态。近年来,高校、中小学教室安装监控系统已不是新闻,针对安装监控的法律依据、功效用途和结果影响也多次引发讨论。
在教室安装监控,当然有其理由,如用于考场监考、远程教学、维护课堂纪律、提高教学质量等。中国药科大学“试水”安装人脸识别,意在减少学生逃课、早退、花钱找人代课以及上课不认真听讲等行为,提高学生到课率,严肃课堂纪律。作为教学督导的辅助手段,教室安装监控确实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不过,学生更在意的是个人隐私。诚然,教室属于公开场所,安装监控不存在与法律抵触的问题,但监控安装的位置、拍摄的角度、查看与识别的权限,如果不符合相关规定或者人为失控,就可能导致学生的隐私泄露。
曾几何时,全国多地不同学校教室内画面在水滴直播平台被直播,涉及学校包括高中、小学,并注明具体的学校名称和班级,引发网友质疑:这些或午睡、或发呆、或看书的学生们,知道自己在被直播吗?律师表示,未经授权,擅自将教室内情况公开,涉嫌侵犯学生隐私权。
网络上,《某高校情侣教室亲昵被偷拍》《大学生情侣在教室大打出手》等爆料也层出不穷,很多网帖图文并茂,甚至把当事人的学校、专业、姓名等说得一清二楚。大学生情侣在教室做出不雅动作是违反校规的行为,应该受到相应处罚,但不应承受网络围观、隐私暴露等伤害。这些事件也反映出,一些高校在监控管理上还存在诸多漏洞。这些前车之鉴,无疑让人们对高校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充满疑虑。
高校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增强学校对教学质量、课堂纪律的把控,也可能让学生的隐私无处遁形。尽管教室属于公共场所,但也不能完全否决学生的隐私权。“刷脸”虽已走入生活,但生物信息采集、使用、保护等规范尚未达成共识,所以,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还需审慎思之。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付彪(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