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王”蝙蝠其实是艺术圈的吉祥物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俊珺    人气:     发布时间: 2020-03-21    

自然界中的蝙蝠,因携带多种病毒,堪称“毒王”。然而在艺术圈,蝙蝠却寓意着吉祥。

“蝙蝠”谐音“遍福”,即“遍地是福”。古人对其形象的最早记录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后,在商代、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可见到带有蝙蝠纹饰的器物。其中,西汉蝙蝠形柿蒂座连弧纹镜,其柿蒂构成蝙蝠形,旁有镌刻的铭文“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显然,这里的“蝙蝠”是富贵之“富”的谐音与形象。

作为象征“福”的吉祥物,蝙蝠在明代普遍流行。到了清代,带有蝙蝠形象的各种吉祥图案更是屡见不鲜。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蝙蝠纹饰在陶瓷、漆器、服饰、家具、文房四宝等生活用品中随处可见,它们或是以矾红彩绘就“红蝠”,寓意“洪福齐天”;或是与“寿桃”相结合,寓意“福寿双全”;或是与牡丹、蝴蝶相结合,寓意“富贵万寿”……其变化之丰富、应用之广泛前所未有,令人惊叹。又如:几个童子抓蝙蝠往坛子里装,构成“纳福迎祥”图案,两只蝙蝠称“双福”,五只蝙蝠组成“五福捧寿”“五福和合”“五福临门”“五福长庆”“平安五福自天来”等五福系列。更多的是与其他吉祥物配合,演绎出“福寿如意”“福山寿海”“福分无疆”“福缘善庆”“翘盼福音”等众多的流行图案。

有趣的是,在西方古典音乐界也有一部以《蝙蝠》为题的作品,且流传多年、经久不衰,那就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轻歌剧《蝙蝠》。

作曲家根据歌剧中的动听旋律连缀而成的《蝙蝠序曲》,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在全球瞩目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卡拉扬、阿巴多、克莱伯、小泽征尔等大师都指挥过它。这首曲子气氛热烈、优美动听,又具有一定的炫技性,因此无论是观众还是交响乐团,都钟爱该曲,其经典演出与录音版本亦是不胜枚举。

奥地利作曲家阿尔弗雷德·格林菲尔德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好朋友,施特劳斯著名的《春之声圆舞曲》便是题献给格林菲尔德的。他将《蝙蝠序曲》的主题改编发展而成钢琴独奏曲《维也纳的晚会》。此曲保留了原作的流畅动听与欢愉气氛,同时富于变化和技巧。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