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林集交通站”传奇

来源:新华访谈网    作者:李将    人气:     发布时间: 2019-09-27    

926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淮安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漕运镇党委、政府和淮安区作家协会成功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红色传奇活动。这次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旨,先后举行林集地下交通站纪念园落成仪式、林集交通站事迹座谈会、长篇小说《烽火线上的月月红》赠书仪式等活动。

26日上午830分,漕运镇粮管所院内,彩旗飘飘,林集地下交通站纪念园落成仪式隆重举行。落成仪式由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张士马主持,有副区长谈效艳,区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孙一峰、副会长雍树斌,林集地下交通站英雄们的后代代表,淮安区新四军研究专家,漕运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漕运镇部分村居党支部书记和少先队员代表100多人参加。在林集地下交通站纪念园落成仪式上,张士马同志详细介绍了林集交通站的历史情况和光辉业绩。19431月新四军军部由停翅港转移到淮南地区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首脑机关与一、三师的联系都必须通过被敌人严密封锁的运河线。同年2月,为加强和保证从宝应到淮阴一百多华里运河线上的交通安全,华中局交通科特决定在林集成立华中局交通科驻淮北淮宝县(林集)转运站,对外称林集区交通站,委派李萍同志为站长。林集交通站的主要任务是护送党政军首长、重要人员和部队,传递文件、信件及转送武器弹药等物资。这个交通站曾护送过曾山、粟裕、张爱萍、陈毅等重要干部,曾护送成连成营的部队,成百的学生,成包的文件和大量的物资。交通站的同志在完成交通安全任务的同时,还配合区、乡政府抓好政权建设,开展武装斗争和党群工作。新四军林集交通站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在宝应到淮阴一百多华里运河烽火线上,开辟出多条秘密交通线, 保证了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首脑机关与一、三师的联系,成为成为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与抗日根据地苏中(一师)、盐阜(三师)及苏中一师、盐阜三师与淮南(二师)、淮北(四师)之间的交通纽带,为华中抗日抗日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张士马同志发言后,淮安区副区长谈效艳等为林集地下交通站纪念园落成揭幕。

林集交通站事迹座谈会由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孙一峰同志主持。这次前来参加活动的有新四军林集地下交通站英雄们的后代代表,林集地下交通站站长李平之子李强、林集地下交通站副站长兼武工队队长王建高之子王锦成、林集地下交通站交通员孙国喜之子孙云祥、林集地下交通站交通员张万国之女张瑛等,他们这次踏上父辈们走过的英雄之路感慨万千,纷纷在座谈会上发言。李强同志说道:今天在这里参加这一活动感到非常激动,当地政府和社团组织能在建国70周年之际举办纪念革命先辈的活动,我谨代表我的母亲和家人表示真切的敬意!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工作的一生。他为人耿直,对党忠心耿耿,坚持实事求是,生活上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忍辱负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参加了这次活动,又重新激起了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对革命事业的向望。我们一定要遵循习近平主席的教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把我们的晚节葆好,把我们的后代教育好,把革命先辈创立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王锦成同志激动地说道:抗日战争时期,我父亲在林集交通站担任副站长兼武工队队长。那时候,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在残酷的斗争形势下,坚持党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抗战,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怕牺牲,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今天组织的这项活动,意义重大。我们作为英雄的后人,追寻他们的足迹,要传承他们的精神,爱党爱国,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孙云祥在讲话中,表示了父亲的缅怀,表达了对家乡人民的无比深情,并感谢党和政府对自己作为烈士子女的关怀。张瑛同志感慨地说:今天,来到家乡,参加父亲投身革命的第一站—林集地下交通站参加活动,心情难以言表,相信张万国同志地下有知、无比欣慰,更相信我们革命的后代,定将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振兴中华!

在座谈会上,漕运镇党委书记汤昌波同志作了发言,他在发言中强调:我们漕运镇是抗战时期林集地下交通站的活动中心,英雄的交通员们在这里浴血奋战,同敌人斗智斗勇,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的重大护送任务,并配合区、乡政府抓好政权建设,开展武装斗争和党群工作,严惩死心塌地为日军卖命的汉奸、特务,为民除害。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今天,在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举行这一活动,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指示精神,继承交通站英雄们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更加发奋努力,实现本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座谈会上,刘国璋、秦九凤、邵景元、徐艳华等党史研究专家也作了发言。

座谈会结束之后,长篇小说《烽火线上的月月红》赠书仪式隆重举行。赠书仪式由孙一峰同志主持,淮安区作协主席于兆文同志介绍了区作协和小说作者的有关情况,并阐明了这次赠书活动的意义:今天,淮安区新四军研究会、林集镇党委、政府和我们区作协在这里联合举办《烽火线上的月月红》赠书仪式,向英雄的后代赠书,向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师生赠书,具有传承红色基因,续写英雄传奇的重大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赠书活动,使林集地下交通站为更多的人所认知,使林集地下交通站交通员们英勇顽强、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永远传承下去。”赠书仪式上,军旅作家施向平以“书写英雄传奇,传承红色基因”为题,介绍了长篇小说《烽火线上的月月红》创作情况,并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本书的出版,我要很好地感谢为我创作提供宝贵素材的林集交通站的英雄们。今天,淮安区新四军研究会、中共漕运镇委员会、漕运镇人民政府和淮安区作家协会等联合举办‘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传奇’主题活动,英雄的后代来追寻英雄的足迹,我特向你们献上新书《烽火线上的月月红》,同时借此也作为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礼物。接着,施向平同志向林集地下交通站英雄后代代表李强赠书,向漕运镇师生代表赠书。

活动最后,孙一峰同志作了总结性发言,他希望借此活动,大力宣扬林集地下交通站这一红色传奇,传承先烈的英勇奋斗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光辉日子的到来!

这次活动,淮安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进行了精心组织和筹备,得到了区委副书记颜复、区委组织部部长王锐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得到漕运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林集交通站英雄们的后代积极响应和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传奇,发扬光大林集地下交通站英雄们的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怀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激励人们在新时代书写新的传奇,取得新的业绩,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李将)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