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周华明的近作(微风景),它呈现一面苍莽混沌的自然之镜:几何分割的天地,斑驳的触感来自刮刀的按压、堆砌,色块之间抵消式融合,冷暖降度对比,让观者无法“聚焦”或“贴近”,而只是“在路上”。那种宁静、沉思般的静谧。仿佛走在一个喧嚣与忧愁被隔绝的世界。因此,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我们所有的抵达,只不过是自然的“拓片”或“表皮层”,而那浩淼,无尽且丰盈的天地造化之“微”,被创作者封存在精心建构的场域,静静等待着“知音”?抑或在唤醒着什么?
“我真希望你能到你要去的地方,并且万事顺利。”
“我总是四处漂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由此,在面对无尽的灰蒙和坍塌时,如何唤醒?一种非自然的自然之态,但又是理想化、记忆化的自然之态,又如何把色彩和近乎抽象的画面以理性逻辑之光感,透视感以及内省,深沉之气韵巧妙融合并达到“抵达”的目的?那么还是回到作品本身,首先,我们从画面质地的表现,即触感的塑造展开。通过笔和刀反反复复的涂抹,覆盖,在画布的平面形成肌理(丘壑),在颜料的不同色相、色度的相互渗透间,以此显现微微的光。接着是笔触,它是对质地序列性的改良,因为肌理的序列性会很容易导致单调乏味。反之,则会增加技法个性化的还原和表现效果,这在画面的远山、田地和路的表现处理上尤为突出。
笔触是创作者对物象可读性的解释和自己惯性的浮标。其次就是对于画面“物象之象”的描摹和刻画。色块与色块挤压出远山,树冠,河塘;硬朗的线条同时一笔不苟的勾勒出山树干,秃枝,栅栏和枯草……不能太过生硬,又得兼顾造型的准确,错落有致又不遗余力的细节处理,看得出他对于这方面表现的着力和思考。
我想这些应得益于他对于传统兼容并序的学习和审美……相对于多年来交往对他的印象,我仿佛又看到了另一个他:在深夜的工作室,在画布前,保持着对形之“势”和“质”探索始终如一的兴趣,偏执并专注……周华明“在路上”微风景作品展开展在即,仓促之余,我还是愿意用之前对他说过的这段话作为“在路上”的余音:
在这里,你将脱离时间的约束而恢复一切本真的触感,从大地感知的层次物和自然里呈现出另外一种记忆性的,富有诗性的江南表情,以及夸西莫多《消逝的笛音》里通透的诗句:……冷冰冰的笛音,重新吹出/常青树叶的欢欣。它使我/失去记忆;欢乐没有我的份。夜晚降临在我的心灵,在我沾满杂草的手上,水儿一滴滴流尽。翅膀在朦胧的天际/振摆:心儿从一处飞向一处,我这片土地却无法耕耘……(祁成志 陶醉)
周华明简介:
江苏常熟人 1979年生
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常熟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常熟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常熟市油画学会理事
中国职业艺术家联盟油画研究院(常熟分院)执行院长
中国职业艺术家联盟综合艺术研究院(常熟分院)执行院长
2014年12月举办“被迫诗化的静”周华明作品展
2016年2月参加“望江南”风景常熟绘画展
2016年7月“墨韵雅聚”顾平、周华明师生作品展
2016年10月参加中澳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6年12月参加“翰墨侨韵·印象沙洲”苏州侨界庆祝中国侨联成立60周年书画展
2017年1月举办“自然之镜”周华明油画作品展
2017年7月参加“望江南”艺术(常熟)作品展
2017年10月参加“入夜集”纸本水墨邀请展
2017年12月参加“定格曾经”油画学术邀请展
2017年12月举办镜像2017——周华明绘画作品展
作品《深巷》入选2010“新吴门,六月风”首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
作品《小巷》入选2012“张浦杯”第二届江苏省农民画展
作品《今兮何夕》获2012江苏省第四届新人美术展佳作奖
作品《路口》获“迎接十八大”---2012群众文化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三等奖
作品《在路上》入选苏州2013年“新吴门,六月风”第二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
作品《弄堂口》入选2013年苏州油画雕塑年鉴展
作品《浮云2》入选2014年苏州油画雕塑年鉴展
作品《建设者》入选2014年江苏省全省各市中青年美术作品展
作品《印迹》获2014年江苏省第四届新人美术展新人奖
作品《印迹》入选2015年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并被收藏
作品《岁月匆匆》入选2016“新吴门,六月风”第三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
作品《在路上》入选2017“张浦杯”第三届江苏省农民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