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沉淀在风景之中的心颤

来源:鼓屏162    作者:李迅    人气:     发布时间: 2021-07-13    

记不清去过新疆多少次了,那远古的驼铃声,那秀美的山川,那艳丽的河流,那无边的沙漠,那多彩的民俗,那好客的人们,还有那许多许多的神话总是令人魂牵梦绕。然而这次新疆之行更让我心动的是关于解放军建设新疆的故事和王震将军的传说。我心中浮起这样一个愿望,倘若能在这里见到这群英雄的塑像,让世世代代各族人民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岂不善哉。愿将心供奉,滴血燃圣灯。

虽然我从小生在军营长在军营,也深知晓军民鱼水情的意义,但此次在新疆阿克苏的所见所闻,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真正读懂“人民军队”这四个字!

很有幸,这次有当地老杨同志陪伴,他是进疆部队军人的二代,热情爽朗的风格常常感染我,也萌起我的许多好奇。他告诉我,王震当年率解放军二军(称农一师(359旅))进疆在阿克苏,部队不占老百姓的农田,不用当地现有的饮水,自己挖渠取水,自己开荒耕地,不住群众的民房,在斜坡边山脚下挖一小洞(当地人称地窝子)就安住下来,先生产后生活。王震自己也住地窝子,所不同的是他的地窝子外搭了个帐篷做指挥部,他和官兵一样也卷起裤腿在一线干活。这让当地人十分惊讶,第一次见到历史和现实中都不曾有过的这样的军队。

修建和平渠是为了治理乌鲁木齐河,是新疆军垦的序幕。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从乌鲁木齐市区流过,它像一匹脱缰野马给当地人民带来许多灾难,而下游的万亩荒地却又缺水。如何给这匹野马套上缰,引雪水灌荒地,让戈壁呈现绿洲,正是王震所思考的问题。时不我待!1950年2月21日,冰封雪飘,满眼皆白,修渠战斗打响了。参加劳动的大军如矫健的巨龙蜿蜒游动,王震和战士一起拉着爬犁。当地群众看到拉运石头的行列中有王震司令员和各级指挥员,都惊讶着:“哟,这么大的官,胡子司令都拉石头,稀罕呀!”“真是人民的子弟兵,国民党军队哪有谁帮老百姓干活的?”王震和大家一样,肩上套着拉绳,头上汗气蒸腾,嘴里喘着粗气,敞开胸襟,躬腰蹬腿,一边用力拉着石头一边操着湖南乡音喊着号子。他那高大的身影就像一面旗帜激励和鼓舞着每一个人。看着坡上坡下站满欢腾的群众,许多人加入到这如火如荼的大工程中。“尧尔达西(同志),喝碗奶茶吧”许多老大娘和大嫂们热情召唤,热气腾腾的奶茶沁人心脾。王震语重心长地告诉战士们,你看群众的情绪这么热烈,这是他们对党对人民解放军的拥护和支持,我们个人吃点苦受点累算得了什么呢?王震即兴对群众讲,人民解放军发展生产,是为了减轻新疆人民的负担,为各族人民办好事。欢腾的群众个个拍手称赞,那场面至今让亲历者记忆犹新。

轰轰烈烈修水渠期间,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根据设计,水渠有一段工程要穿过一家维吾尔族老乡的房子。无论官兵们怎么动员,这老乡就是不搬,即使你给他盖房子,给他换最好的地,他就是不答应。王震知道后,特地嘱咐,部队搞生产绝不能侵犯群众利益,尤其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后来修改了设计,水渠就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这件事打动了当地维吾尔族群众。起初他们还为这家老乡捏了把汗,认为跟军队闹别扭是拿头往刀刃上碰呀!要在国民党时代枪托皮鞋早就挨上了,闹不好还要送人命,但人民解放军,非但没有强迫那老乡搬,修好水渠后还让老乡用水。这以后,每当有军人路过这里,这位维吾尔族老乡都会拉着手非要请到家坐坐,不去就生气。这是一种真正的鱼水情深呀。

入疆前,王震对进军新疆的部队进行了充分的思想教育。教育官兵,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不能靠人民养活,增加人民的负担。要为人民做好事。如果我们也和旧军队一样要人民来养活,那怎能体现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呢?怎能取信于民?我们要把南泥湾精神带到天山南北,发扬光大。如今应该没有人能体会到当年解放军将士们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才创造出一桩桩人间奇迹。

让我更为感动的是初小文化不到的王震司令员非常爱护知识分子。修水渠、种植物、造农田,王震等各级领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当地人口口相传着无数个这样的故事。当年,一个设计师修改了王震已经审批的施工图,负责工程建设的军官看了修改图觉得不可思议,水渠道怎么改为由坡下往上走呢?这不符合常理呀,双方争论不休。王震详细了解了情况,感到这位设计师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修改的设计,合理可行,就确定了这样的修改方案。事实证明,这设计师的意见是正确的。

王震还“刀下留人”地请出被判死刑的水利工程专家,这位专家设计出了纵横交错恢宏的南疆水利。后来,这位专家还被任命为水利厅厅长。王震求贤若渴,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从监狱里放出地质学家王恒升,并委任他为露天煤矿总工程师。开工之时,王震亲自将绣有“总指挥”字样的红布袖标戴在他的右臂上。在大家的齐心协办下,原计划两年半完成的六道湾露天煤矿四个月就完成了。王恒升感动地说:以往工人就是用机械开掘,每天也只能掘1.5立方,而解放军只靠一把锹一双手,每天能掘3立方,这简直就是奇迹!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共产党的精神,看到了祖国的前途。今天的我听到这里仍然是豪情万丈,浑身充满力量。

1952年王震刚从内地请来一位炼钢专家。正好赶上从国外进口的第一批小轿车到达,政府分给王震同志一辆,他立即派人连夜送给那位炼钢专家供他使用。王震还从监狱里请出36个教授办起农大。他真是不遗余力地广揽人才,重用人才啊!

去过新疆的人都知道左公柳,那是清朝左宗棠率领湘兵来到这里,深感气候干燥,了无生气,又觉水土不服,便在这里种了柳树,后人称左公柳。而解放军进疆后,与大批当地知识分子一起努力,在广垠的新疆大地上不但种上了更多的杨柳,而且在新疆首次种植了棉花和甜菜等经济作物。有杨柳的地方就是兵团,变荒野为良田。遗憾的是没有留下王公棉、八一菜、解放军果之名。也许一心为民的共产党领导的部队看到这戈壁变绿洲,百姓安居乐业,就足以欣慰了。

有这样一句名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支军队的军人若是知晓他执行命令的伟大意义,必将产生压倒一切困难的气概去夺取胜利。这也许就是解放军能一往无前取得胜利的因素之一吧。部队进疆,当时恰逢全国解放,谁不想在城市里安逸生活呢?然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王震司令进疆前是这样动员的,他从当前的形势讲到历史上为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团结而在新疆建功立业的伟人;讲班超投笔从戎,维护祖国统一的故事;讲左宗堂率领湘军远度天山平定叛乱的故事。回忆当时的场景,经历者还清晰记得王司令员那洪亮的声音:“你看看新疆,像个骑在公鸡尾巴上的胖娃娃!有人说新疆到处是戈壁,不值钱。这些人是瞎子,看不到新疆到处是宝,看不到新疆的重要性。别说帝国主义想侵占它,就是想拿走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一颗石子我都不会给他!我们要快点把红旗插上天山!插上昆仑山!”王震讲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讲到地下资源的丰富,钛、铍、锂等储量均为全国之首,宜农荒地达16亿亩,是全国宜农荒地的三分之一还多;讲这辽阔的草原宜于发展畜牧业,讲这的光、热资源好,每年有130~155千卡/平方厘米的太阳总辐射量,比我国同纬度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多15~20千卡/平方厘米……这都将成为我国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资源。他还讲到这里一直是帝国主义觊觎的目标,帝国主义利用宗教、民族等问题染指新疆,企图将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倘若新疆不保,则河西难守,河西失守,则腹地受制。可以想见,没有一个政治稳定、国防巩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的新疆,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威胁。这就是那时的领袖,对从未涉足的新疆有如此透彻的了解。当将士们聆听了他的见解,怎能不激起西进的豪情。也就不难理解,这支部队为何会有压倒—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我想起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里读到的那篇回忆文章,文章中所提及的为什么古田会议在我军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使红军有了军魂的会议。我深深体会到要让部队的官兵深知使命,就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深入人心的思想工作。

王震司令如此义无反顾地建设新疆,发展生产,爱护群众,也许还有出于他内心深处的一次震撼。1935年,王震率红六军团长征途经云贵山区,这里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生产方式原始,经济状况落后,生活非常贫苦。许多村民却把仅有的一点粮食送给红军战士,杀了水牛养护红军伤病员,自己靠挖鸡爪草为食。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暗下决心,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一定要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让少数民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情怀!

望着那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望着那峡谷草原上悠闲的羊群,到处都是油画般的风景。我的嘴唇边依稀还留着葡萄的果香、甜杏的滋美和喀什蟠桃的蜜韵,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却是王震和他那支部队的官兵们……(李 迅)

【责编:杨绍福】

(写于2017年7月28日)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