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是一个成语,指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即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最近复旦大学就开设了一门叫作“似是而非”的课程,是不是听起来感觉一头雾水。不过这个课程在开设后却很快收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每堂课都爆满。那么这门课究竟为同学们上的是什么内容呢?
据报道, 似是而非 是复旦大学今年新学期开设的一门新通识课程。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
它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 为教学目的,本学期开设其中的14讲。
简言之,这是一门向学生阐述什么是“伪科学”的课程。由不同学科的老师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
似是而非 部分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表安排,计算机系陈翌佳讲授“比特币”是技术革新还是庞氏骗局,物理系盛卫东讲授“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手机辐射有危害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郭永秉讲授“汉字是象形文字吗”,课程组织开设者楼红卫自己则讲授用简单数学发现谬误。
这门课都讲了啥?
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 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第一节课 用数学发现谬误
楼红卫说,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他同时指出,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楼红卫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而一周后,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孙兴文则以“改变世界的分子”为题,从截然不同的角度阐述思辨 。
为何要推出这门课?
纠正偏见,提供思考,或许正是楼红卫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楼红卫表示: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
开设“似是而非”课的灵感来自于几位老师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题为《美国大学开了一门课,名字叫“抵制狗屁”》的文章,发现这门课与大家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起意开设一门复旦版“抵制狗屁”课程。
不过,楼红卫坦言,复旦的这一课程并非美国翻版。美国华盛顿大学“抵制大数据时代狗屁”课程 (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由信息学和生物学两名老师贯穿始终,老师试图从逻辑和传播渠道的角度揭开伪科学如何产生与传播,介绍“狗屁”的类型、常见的分辨方法、孕育“狗屁”的生态系统等。
而“似是而非”则集结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骨干教师,讲课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意图普及思维和纠正偏见。
科学的谬误应该终结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的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时,不仅应该具备用科学和逻辑的眼光分辨身边世界的能力,也应该对这个世界产生更积极的影响,而不是仍然带着对科学谬误的深深认同。 楼红卫说,这也是他和许多同事的共同想法。
这门课程的接受度如何?
据悉,仅四堂课,“似是而非”就在复旦火了。每到周二18:30,“似是而非”的开课教室H3409一座难求,站着听课的学生每周都有。第一轮选课过程中,在课程容量为258人的情况下,“似是而非”选课人数超过1000人。
不过也有退课的同学表示:课程形式有点像讲座,内容不能深入,对我批判性思维的帮助不大。
如何避免“似是而非”成为一门“水课”,也成了值得研究的话题。
为此,楼红卫强调了课程论文的重要性。本学期,该课程采取“课程论文60%+平时表现20%+参与课内外研讨情况20%”的考核方式。论文写作是重头戏。这门仅有两个学分的课程,将安排三位常规助教和十几位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助教组。助教组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写出合格的课程论文。
希望课程本身的架构能够变得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更完整。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开设类似的课程。这是楼红卫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