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在天鹅湾小区新落成的余姚市德冠恒隆红木馆迎来俩位特殊客人,一位是《新华访谈网》宁波事业部副主编毛凤君,一位就是馆主的朋友唐教授,她们想把余姚致良知小组的公益活动放在这里。如馆主周映桐说,要让余姚人骄傲的阳明文化在余姚扎下根,是我们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加过几次余姚致良知小组活动后,她觉得朋友唐勇敏教授这个提议非常不错就是将红木文化和阳明文化结合一起。此事在小组余姚负责人王红专校长、核心成员胡芳、舒娜及吴旭东大夫推动下,顺利达成。顺便说一下,唐勇敏教授也是浙江省哲社课题:“民间艺术数字资源知识管理研究”的课题主持人。当然具有宁波民间艺术的代表,红木家具文化也是唐勇敏教授关注的重点。
红木彰显尊贵气质,匠心独运,满室生香。手造显出无限的可能。阳明心学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来到这里的致良知学院余姚小组的成员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与馆主交谈后知道,红木馆的家族企业渊源颇久,小仙女馆主可以说一出生就浸泡在红木世界里了,看着一块块木头,变成了精致美丽地样子,她也是非常开心。作为90后的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却很中性,也和木有关:周映桐。笔者叫她桐桐,也是笔者的小闺蜜。
“东西会说话”。桐桐指着那块如意,这是大雕作品,依形而作,我们用清漆保留木的纹理。而那个带着波浪纹理的椅子,是不会有第二把的。因为板材要拼接出来,纹理对好是不易的。对于每件杰作她都如数家珍。她说这款圈椅将是我们的爆款。你看她的弧度你看她的转弯被拼接地天一无缝,用的就是榫卯结构。这是明式家具款,我们也对其进行了创新,我家做出了新中家具极富有明式简约特色。笔者感觉这对椅子非常有节奏和韵律。映桐接着说:家里的大漆也是无数遍地打磨才有今日模样。木头要养,有密度和油性。而后来过来的太极国际裁判王老师补充说:红木有灵性,越养越好看。桐桐又指着一把椅子介绍道:这把椅子叫冠帽回纹椅。椅背弧度依人体工学而作,头上有冠帽,看得特别有范,庄严显贵。这是两千多平米的展室与库房,收藏多年的经典款,有浮雕地床,小朋友坐在床上看着外面的世界,是中国人喜欢圆的元素,她有点像苏州园林的圆门,和窗……说起家族渊源,要从上上代说起,爷爷就是木匠,父辈开始经营,机缘巧合,发现缅甸那里材料不错,劳动力便宜,父亲再次创业很快成功,生意兴隆,母亲也非常能干漂亮,把事业做到了各地。现在,她们开始回馈家乡了。
采访结束后,毛主编拿出旗袍,留下了她美丽的倩影。也让德冠恒隆这款红木家具焕发了独特魅力。也不知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了,到底是毛主编让家具更美还是毛主编让这些家具活了起来。(宁波事业部 毛凤君 供稿:唐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