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网》社会观察员 秦晚红
刚刚看到标题为《今天斩获大奖的导演,却被逼上吊自杀:笑贫不笑娼的时代,理想算个屁!》的文章,不由点开了看,这一看不得了,因为受这个导演的事迹的影响,我在四个月前曾写了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题为《我决定不当作家了》,发布在头条号上。后来我发现,有人把我的这篇文章发在百家号上,未曾改动一字一句,只是署名不是我的,虽然署名不是我的,但我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计较了。
今天这篇文章里写的斩获大奖的导演,便是我在《我决定不当作家了》那篇文章里写的青年作家胡迁。他出了两本书,版权费总共不到2万;他因为没有钱,女朋友跟他分手了;他融资了一部电影,因为不愿删减或改编一些情节被投资方解聘了;他因为穷,还不起蚂蚁微贷在四个月前选择了自杀……
四个月前我在我们黄冈市作协主席郑能新老师的朋友圈看到那篇题为《有个作家死了》的文章,说的就是胡迁,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穷死了。有感于此,我写了那篇《我决定不当作家了》。
可是现实多么讽刺!2月16日晚上七点半,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一间放映厅里,座无虚席。一部长达4个小时的电影正不紧不慢播放着,惨白的光照在观众脸上,所有人都被沉重而压抑的气氛笼罩。
这部电影斩获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公映。早上8点开票,十几分钟内被哄抢一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而这部影片的导演,就是四个月前穷死的胡迁!
其实我也明白,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一段时间,我们叫它坚持。可是回归到现实中,有几个人有资本去坚持?你属于有资本去坚持的那类人吗?你坚持不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你就穷死了!
有多少人为了生活,被迫做着自己厌恶的事?有多少人为了养家糊口,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有多少人在生活的重压中喘不过气,在贫穷中苦苦挣扎?有多少人即使贫穷,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初心?
究竟是什么逼得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2017年10月12日凌晨,用绳索套住脖子,在窒息的挣扎中,停止了呼吸?又是什么导致柏林电影节把荣誉颁给这个年轻的导演而在领奖台上,只有鲜花和掌声,主角的位置却空着?
现实多么讽刺!这样一个一路奋战,以文字作利剑,以影像作铡刀,奋力杀敌,鲜血淋漓地剖开社会现实的黑暗,固执坚守理想的阵地的人,最终还是死于黎明前的黑暗。
现实多么讽刺!犹如拼死逐日的夸父,跨过险滩湍流,爬过崇山峻岭,却止于胜利的最后一步,在疲惫中轰然倒下。世界之大,为什么容不下一个青年作家、青年导演?
现实多么讽刺!为什么非要等到梵高死了,才显示出来他的艺术价值?为什么非要等到海子卧轨了,他在中国诗坛的地位才不可撼动?为什么非要把人逼死了才让他们的作品变得可以?
无数商业烂片霸占荧屏,赚得盆满钵满。而真正有想法、有态度的年轻导演,却被挤压得没有生存之地。在电影《大象席地而坐》里,四个生活困顿的主角一起上路,只为寻找传说中满洲里一只整天坐着的大象。
我没有看过这部影片,但我充满了向往。也许对于胡迁来说,理想就是这只并不存在的大象,散发着奇妙的吸引力。他为此拼的头破血流,最终却只是一场空。
因为在逐利的社会,才华和理想低贱进尘埃里,只有真金白银才有说服力。难道,这个世界真的笑贫不笑娼……连朴树出来唱歌的时侯都说:我只是没有钱花了……
而我自己职场拼搏,平步青云,一路高歌,从一个文案做到总经理。做到总经理的时侯,我觉得有些资本了,可以弃商从文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却不想折腾几个月后却依然难逃窘境,又被迫重新回归职场……
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逃得出与现实的终极较量?我说我决定不当作家了,军旅作家秦遥爹爹说:不要说这话了吧,你已经是一个作家了!可是我有的时侯也不懂,为什么纯粹的文学梦需要爱好者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不管现实如何操蛋,我们都得向阳而生,别无它法!所以委屈后、抱怨后、茫然后,一切还得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如果做不到唯心所求,至少也做到向阳而生!
今日凌晨三点多,与我一样醒着的和明说:愿你我再见一切如顾!我笑:别一切如顾了,你我再见时要春风得意,要更好!我们这么努力,没有理由过不好这人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