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淮安区漕运镇沙庄村党总支书记沙彦祥
漕运镇沙庄村党总支书记沙彦祥紧紧依靠党建引领扎实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各项工作均位列全镇前列。
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520户,总人口2173人。沙彦祥岀生在三堡,1981年入伍,在杭州空军地型工作,85年退伍后被按排在村里工作,1995年担任书记,2003年他下海创业搞建筑工程,2014年镇领导找到他,请他回村继续担任书记。当时村里经济薄弱,定为软弱涣散村,为改变这一面貌,沙彦祥首先调整了领导班子,团结带领一班人,以党建引领抓好党的建设,坚持“三会一课”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党员干部树立形象,形成了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增加经济收入,为民办实事为重中之重。沙彦祥实行脱贫攻坚厂房,土地流转1000多亩,自种转能人大户种植,成立蔬菜合作社。为解决劳动力输送了去镇江、苏州和太平洋集团去工作。搞活了经济,提高了经济收入。在社会事业上对村里的3座危桥,断头路进行了开通和维修,改建了5户无保户的危房,用三天时间做了200多户的平坟工作。村里有一上访户沙球元过去年年上访直至北京,为此,沙彦祥书记和于兆林副书记坚持不懈找其做工作,明事实,讲道理。几年来他不再上访了,有事情直接找沙彦祥书记解决。在疫情防控期间,书记沙彦祥吃住在一线,没有回过一次家,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个危险之处,都有他的身影。“拼命三郎--沙彦祥”这是全村百姓给他的称号。党总支副书记于兆林患有高血压,药物随身带,妻子沙国英也患有心脏病,抗疫中老二口相互照顾、相互鼓励,于兆林又动员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于水捐赠了500只口罩和20公斤消毒液,解决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家里还有90岁的老母亲,因忙于抗疫工作无法照顾,于兆林便将老人托付给了弟弟。夫妻俩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志愿者突击队队长——沙波,他不怕脏不怕累,入户宣传、卡口值守,为全村进行多次消毒,无私奉献,体现了一名进步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对于目前的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沙彦祥并不满足,他正积极实施三级管道改造工作,总投资20万元。新建的党群为民服务中心正在收尾工作,计划在7月份建成使用。沙彦祥将以全新的资态形成村两委,“双强型”能力强大,班子团结,服务周到,群众满意的“带头人”。(刘健 安广)
【编辑: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