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河下街道红桥村占地2.2 平方公里,位于螺丝街村北侧、紫藤树村东侧、站前新村西侧、北邻淮安经济开发区。下辖17个村民小组和清华苑小区,目前共有1800户(清华苑800户),6940人口,除此之外每年还有再次陪读的流动人口约460余人。村集体纯收入为29. 12万元,主要收入为园区约2000平方的厂房租金。人均纯收入为1.73万元。
村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村党总支书记胡怀权,主任程光坚持把文明村创建作为首要工作,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抓好落实。村每年因新淮中、红军小学陪读而临时入住村的流动人口较多。由于这两个学校在村辖区内,早晚的学习氛围较浓,因此,经村两委谋划,并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把村打造成“书香社区”,以此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升红桥村创建层次。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主线,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引导广大学子奋发图强。
1、在街道和区统一制作宣传氛围的基础上,以书香风格,增加积极向上的学习宣传氛围。
2、倡导群众自觉遵守文明行为,尤其是在学生上课期间,督促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并从细小的事做起,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3、组织在村陪读的家长,在空余时间开展以服务学习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
二、以周恩来的“孝.义”精神为主题,营造良好家风、家规。
1、制作党员干部“家风家规”示范墙,公开村两委干部的家风家规。
2、以青少年为宣传主体,大力营造以“孝、廉”为主题的宣传氛围,从小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传统美德,并向周边辐射,来推进全社会的文明行为。
3、借助妇联之家等平台,高层次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示范户,并且真正做到好有所评,评有所奖,来促进所有家庭参评的积极性。
三、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载体,打造和谐社会环境。
1、通过党员“三到六要”行动,开展大走访活动,所有干部进组入户宣传扫黑除恶知识,并摸排涉黑线索,促使村范围内无任何治安案件,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2、对所有待业青年、无业青年等关键群体,进行关注,并逐个谈心谈话,帮助他们从事健康向上的工作,来降低或杜绝治安案件隐患,达到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
四、把文明创建与党建引领有机结合。
1、定期评选“党员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等,来提高党员先进性,增强群众的创建意识,来促进党群参与到文明村创建工作当中来。
2、以两网融合为措施,来增强城市长效管理工作。通过网格为单位,成立楼栋党小组、单位示范户和评选优秀保洁员来持续抓好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确保村容整洁。
五,在文明创建中村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了改造。
1、对清华苑小区按照老旧小区改造标准,先后投入168万余元进行了改造。
2、对国测点位500米范围内的巷道进行整治,重新铺设了破损路面,整修下水设施,墙面刷白等共计投入17万余元。
3、根据市、区及街道的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对新增的两处国测点位进行深入打造,投入了40万元。
4、 辖区共4个小区,分别是清华园小区、锦和名苑、御景星辰、中南珑悦。计划购置门面房并对自身资产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来增强集体经济,争取在3年内经济经济纯收入达百万元。
红桥村文明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党总支书记胡怀权,主任程光坚定信心,团结干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项工作向深处发展,为全区创建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刘健 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