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25日《淮海晚报》报道了《时隔68年,我们仍没放弃!抗美援朝烈士杨善文,您安葬在哪?》、新浪微博报道了《68年了,我们全家寻找二叔杨善文烈士长眠朝鲜何处?》等求助稿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影响,牵动了各界的爱心。许多热心人发来了相关线索与关注寻找进度的信息,在烈士的家乡——下关,无数乡亲也焦急的一夜无眠。昨天晚上,微友陈勇在微信群发出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陈月松等今年春天在盐城市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采风时,好像在烈士名录碑刻上看到杨善文烈士淮安下关人的字样”。
山河已无恙 最忆英雄时
淮安区淮城街道下关村党总支书记蔡峦夜里收到信息后,于7月26日早上8点召集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副书记董志学、党员志愿者吴云平、文化志愿者王爱兵及烈士侄儿杨城荣商议。蔡峦说:我连夜查过资料了,芦蒲烈士陵园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烈士纪念地,杨善文烈士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按理由讲不可能安息芦蒲烈士陵园。但1950年淮安属盐城专区,1954年淮安县划入淮阴专区,1951年杨善文烈士光荣牺牲,也有点可能性安息在芦蒲烈士陵园,有一丝线索绝不放弃。我们必须永远记得革命先烈的功勋,我们村两委有责任找到这位“下关英雄” ,为烈士后人圆梦。
英魂眠何处 下关在寻找
上午9点,董志学就开始拨打盐城114查询芦蒲烈士陵园、芦蒲党政办、阜宁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是没有登记就是无人接听。后拨打114查询到阜宁县民政局电话,工作人员听说此事热情的提供了芦蒲民政办主任胡功海个人手机号码,再拨打还是没接。期间,吴云平电询陈勇在忙,电询陈月松也联系不上。
上午10点,蔡峦、董志学决定:马上出发,实地核实,不在尽心,若在如愿。由村党总支、村委会出具介绍信,董志学带着吴云平、王爱兵,陪同杨城荣专程去芦蒲,请当地相关部门帮助查询。
上午10:29,一行人乘着村里安排的专车,冒着酷暑满怀希望的踏上了芦蒲寻梦之旅。
上午11:26,一行人到达值得期待的芦蒲烈士陵园,因为是下班时间整个陵园找不到工作人员,看工地的又一问三不知。董志学将陵园现场的南侧、西侧、北侧,以及台阶下侧的墓碑分为四个片区,安排大家各人分片分头认真查看墓碑上名录。
下午12:33,大家会齐了,烈日当头汗流浃背,所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唯有吴云平查询到一位与杨善文名字相近的“杨善”的新四军烈士。这时,董志学又带领大家一起将陵园墓碑名录整体查找一遍而无果。
下午13:07,董志学为防止有人中暑带大家离开,驱车来到芦蒲镇上的一个小饭店冲洗降温就餐休息。
漫漫圆梦路 尚需再接力
下午14:30,大家来到芦蒲镇政府,找到了民政办主任胡功海,他与罗宁及窗口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大家。胡功海说:上午一直忙开会,没有接你们电话,没想到这么大热天你们跑上门了,实在不好意思。目前,芦蒲烈士陵园属于县里直接领导,现在虽然不属民政部门管理了,但我还是了解情况的,第一、芦蒲烈士陵园里我确认没有杨善文烈士名字,第二、我刚才电话请县民政局原优抚科科长季燕查询了,确认全县其他陵园也没有。第三、有个淮安下关叫陈富顺的烈士去年已经迁回淮安了,你们可以到淮安区烈士陵园查询。第四、我把你们寻找信息已经发在县民政工作群里了,但愿杨善文烈士早日回家!
下午15:50,董志学带领大家在回淮路上又去了芦蒲烈士陵园,瞻仰了烈士纪念碑,集体向烈士行三鞠躬礼,深切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英烈。
杨城荣最后动情的说:今天我虽然没有找到二叔,但这些长眠的先烈都是我先辈。我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刻铭记是他们用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图:李晓童 文:江敏)
编 辑:李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