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养生是真的吗,养在哪里?

来源:国心好酒堂    作者:国心好酒堂    人气:     发布时间: 2021-06-26    

有句话叫做“酒为百药之长”,它出自《汉书·食货志》,这是古人对酒在医药领域应用的高度评价。酒在医学上的应用,也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大发明。饮酒之所以能够从古流传至今,长久不衰,究其原因与酒的养生作用密不可分。

作为全国出名的长寿之乡彭山县,有关人士对当地100多名百岁老人进行抽样调查。他们发现,百岁老人经常喝白酒和偶尔喝白酒的占66.2%。在喝白酒的老人中,几乎天天喝白酒的人占64.4%,其中有5位老人每天喝3顿,23位老人每天喝2顿。他们平均酒龄为49.5年。不少老人以饮白酒为乐、饮酒为趣。

可以看出长期适当的喝白酒,不仅是老人的生活习惯,而且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任何健康的行为都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够掌握分寸,控制酒量,保证饮酒适度,酒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是有很好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理血管、预防心血管病

大家都知道白酒在中国古代早期是“药”,并不是饮品,早期喝酒是用来治一些痹症,比如胸痹,也就是现在说的冠心病。

这几年人们通过对白酒的相关研究发现,酗酒者、少量饮白酒的人和不饮白酒的人血压水平都不相同。其中酗酒者血压最高,少量饮酒者血压最低,而不饮酒的血压则介于二者之间。这表明适当喝白酒可以增加人体血液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将可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进而减少冠状动脉内胆固醇沉积,有预防心血管病的效果。

近期有研究成果表明:喝白酒既可以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可以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这些都佐证了适量喝白酒有利于清理血管,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这一说法。

2、开胃消食,增进食欲

在吃饭的同时适当地喝些白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让人加大食量。对于营养缺乏的人来说,增进了机体对营养成分的摄取,对身体有好处。

有关人士曾提出湛仙窖酒有利于健康的说法。湛仙窖酒作为福建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酸度是其它白酒的三至四倍。湛仙窖酒所含的酸主要是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可以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醋有利健康,道教、佛教也比较重视酸的养身功能。西方人喜欢喝酸奶,东方人喜欢吃泡菜,都是乳酸产品。据有关资料显示,它们都对人体健康有益。所以不难看出喝湛仙窖酒有利于保肝,有利于治胃病、糖尿病、感冒等等。

3、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白酒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它可不经过预先消化就能直接被人体吸收,特别是白酒中的酚类物质和低聚糖元素(Oligo element)有抗氧化的功效。适当地喝白酒能够强身健体、减少疾病。

白酒有着养生的功效,适量喝白酒有益身体健康。但是如何健康地喝白酒,你知道么?

1.饮量适度: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古今关于饮酒之所以有较多的争议,问题的关键即在于饮量的多少。少饮有益,多饮有害。宋代邵雍诗日:“人不善饮酒,唯喜饮之多;人或善饮酒,唯喜饮之和。饮多成酪酊,酪酊身遂疴;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这里的“和”即是适度。无太过,亦无不及。太过伤损身体,不及等于无饮,起不到养生作用,但适度的具体量因人而异。

2.饮酒时间:一般认为,酒不可夜饮。《本草纲目》有载:“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且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些可见,之所以戒夜饮,主要因为夜气收敛,一方面所饮之酒不能发散,热壅于里,有伤心伤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为发散走窜之物,又扰乱夜间人气的收敛和平静,伤人之和。此外,在关于饮酒的节令问题上,也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些人从季节温度高低而论,认为冬季严寒,宜于饮酒,以温阳散寒。

3.饮酒温度: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主张冷饮,而也有一些人主张温饮。主张冷饮的人认为,酒性本热,如果热饮,其热更甚,易于损胃。如果冷饮,则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元代医学家朱震亨说:酒“理直冷饮,有三益焉。过于肺入于胃,然后微温,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次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冷酒行迟,传化以渐,人不得恣饮也。”但清人徐文弼则提倡温饮,他说酒“较宜温服”,“热饮伤肺”、“冷饮伤脾”。比较折中的观点是酒虽可温饮,但不要热饮。至于冷饮温饮何者适宜,这可随个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

白酒在我们的酒类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年,古代时白酒就有很高的地位。中国人喝白酒,这不仅缘于历史的习俗、情感的熏陶,更是健康养生、品质生活的理性需求!总之,我们要提倡健康喝白酒,饮健康美酒。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