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降准落地,股债汇影响不一!下周经济数据密集出炉)
央行宣布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多家机构指出,此次降准是对前期货币政策的微调。下周CPI、PPI、外汇储备等数据密集公布,对市场影响不言而喻。
降准落地
央行9月6日发布公告,决定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据央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央行决定于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在此之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1、此次降准释放多少资金?
答: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
2、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答:此次降准与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而且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也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因此,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3、此次降准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答: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定向降准是完善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档两优”政策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服务基层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机构点评
多家机构指出,此次降准是对前期货币政策的微调,华泰证券认为,全面与定向降准后应该还有降息。至于降准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多数机构认为,降准对股市和债市都构成实质利好,中信建投策略指出,双降准落实国常会精神,3500点指日可待。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指出,国常会定调暗示降准之后还会有降息,未来央行大概率降低MLF利率以引导LPR下行,预计降息空间在15BP。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逻辑来自供给侧降成本而非需求侧,也就是通过利率市场化两轨合一轨,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政策利率挂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预计在降准降息操作的引导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到2.8%。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本次降准叠加专项债额度的提前下放,均是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的表现。“仅靠降准是不够的,下一步是公开市场降息。判断公开市场的降息是注定要做的,仅是时间问题,9月两次MLF到期,就是可能的时间窗口。”
中信建投策略发布报告称,按照国常会目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全年需下降1%。以当前上证指数11倍到12倍左右的估值水平来看,对应的股权资产的隐含收益率就是7%到9%之间,如果利率下降1%,股权资产隐含收益率应该是6%到8%之间,估值将能够提升10%左右。从增厚利润角度,利率下降带来的利润提升幅度在15%-20%。逆周期调整再发力,利率仍在下行通道,利润估值双双受益。在利率并轨之后,本次央行实施年内第三轮降准,信用宽松和利率下降将逐步实现,盈利触底可期,A股有望再创新高,实现3500点的目标。
招商证券谢亚轩研报分析,9月4日国常会会所提到的“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人关注。“普遍降准”,一方面有利于向金融机构提供“便宜”且长期的资金支持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解决流动性分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四季度潜在的债券供给提供了对冲的选项。
天风证券孙彬彬研报分析,随着我国外储告别高增长阶段,法定准备金“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的利器”的作用不断弱化,准备金率的下降是长期趋势。如果从发展阶段(主要是资本流动)来看降准空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应该可以降至6%以下的,达到3%至4%的水平。
央行历次降准操作情况
此次降准之前,央行已有过多次降准操作(含定向降准)。
不计入2018年实行的两次降准置换,国务院常务会议此前已分别于2014年4月16日、2014年5月30日、2017年9月27日、2018年6月20日提出定向降准,央行在2014年4月22日、2014年6月9日、2017年9月30日、2018年6月24日宣布定向降准,对应降准执行日期分别为2014年4月25日、2014年6月16日、2018年1月25日、2018年7月5日。
此外,央行今年1月4日宣布降准,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央行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统计显示,不计入本次操作,2014年以来,央行已累计实施了至少15次降准操作(部分实施全面降准同时进行了定向降准,均纳入降准统计。1月降准分开计算。不计入2018年两次降准置换)。
降准市场影响
股市方面,Wind统计显示,历次定向降准,对于A股市场作用不一。
其中,2014年两次定向降准,A股市场主要指数在3个月后出现上行;2015年五次定向降准,叠加牛市效应,除了当年6月、10月指数回调外,A股市场主要指数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期间均出现明显上行
此外,今年1月份实施降准过后,A股市场主要指数一周、一个月期间均出现明显上行。
债市方面,数据显示,历次定向降准对于债市影响明显。其中,2014年4月份定向降准实施一周后,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直降4.92bp,单月降幅更是达到了17.20bp。而当年6月份的定向降准,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周降幅也达3.25bp。
2015年五次降准,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更是从当年3.70%的高位,一度逼近2.70%。而2018年初的定向降准,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周降幅也达到了3.69bp。
汇市方面,2014年以来,央行至少有4次降准过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了上涨情况。不过总体来看,定向降准对于汇市影响并不明显。
当前A股估值
截至本周五收盘(9月6日),万得全A市盈率(PE-ttm,)报17.3倍,市净率(PB-lf)报1.6倍,市场主流板块仍是绝对低位,分别是十年均值的95.2%、78%。
本周,是科创板上市第七周,从7月22日第一批企业上市至今已有29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截至9月6日,29只科创板股平均市盈率153倍,平均市净率8.9倍。
在周一周二连发两日“红包”以后,科创板9月4日走势逐步分化,9月6日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9月6日科创板第29家公司安博通上市,首日上涨216.53%。本周科创板平均估值从上周的149.8倍上涨到153倍,主要受市场风格偏向科技创新等因素推动。
以十年均值为尺度,市盈率估值水平最低的仍是中证500,报22.4倍,为十年均值的67.0%,除科创板外,最高的仍是创业板综指,报144.5倍,为十年均值的230.6%;市净率方面,现值占十年均值最低的也是中证500,现值报1.8倍,水平最高的是深证成指,报2.5倍,分别是十年均值的63.6%、86.3%。
本周,上证指数迎来了五连阳,周四一度站上3000点上方,9月6日收涨0.46%。题材上动物疫苗、光电系、钛白粉、证券等板块有所活跃,但是个股跌多涨少,赚钱效应不高。
行业方面:市盈率来看,软件与服务依然“爆表”,570.2倍的市盈率位列A股各大行业估值第一,说明软件与服务行业业绩尚未兑现,该行业以市净率考量,现值3.9倍,仅有十年均值的67.5%,说明其股价并非是历史高位。
本周食品、饮料和烟草估值水平提升至第二位,其次是多元金融,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以及零售业,市盈率分别为十年均值的116%、106.5%、100.8%和95.8%;市净率方面,食品、饮料与烟草,以及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均超过十年均值,分别达到125.4%以及111.3%。
另一方面,估值水平最低的行业是材料,家庭与个人用品,以及房地产,其估值水平仅为十年均值的25.8%、30.5%、53.9%。材料行业成分构成中,钢铁股居多,受钢铁供给过剩、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钢企中报利润普遍同比下滑,整个周期品也被机构减配;此外,房地产仍然在调控中,房住不炒也让资本产生“房股不炒”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Wind全球经济日历显示,下周CPI、PPI、外汇储备等数据密集公布,对市场影响不言而喻,投资者应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