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中国人终其一生都是离不开酒的,饮酒已成为人们交流感情的重要纽带。但喝酒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喝。
朋友聚会,开怀畅饮;社交场合,推杯换盏;红白喜事,大摆宴席;欢喜之时,酣畅淋漓;烦恼时候,借酒浇愁。各种场合都少不了饮酒,但是,饮酒也有讲究的,下面几种情况就是在饮酒时特别要注意的。酒是好物,除了能解忧消愁外,适度饮酒还对身体有一定益处,可以舒筋活血,增加血的活量,在冬天还能够起着一定的御寒作用。但是喝酒一定要有数量的控制,无节制的海喝最容易伤害身体。古书中也有记载“饮酒莫教大醉,大醉伤神损心志”。一些疾病患者,如高血压患者等,饮酒过量甚至有导致脑溢血的危险。饮酒最忌过猛,所谓“豪爽”是要付出身体的代价的,古人讲究一个“酌”字,即小口喝酒。古代甚至连酒杯都是小小的一个,在古人看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未被驯化的蛮荒之人的行为。
饮酒过猛的危害颇多,其中最严重的一条就是酒中的酒精会使大脑皮层处于不正常的兴奋或麻痹状态,人会失去控制,动脉硬化患者甚至会出现脑血管意外。因此,饮酒(特别是酱酒)一定不能大杯一端,一饮而尽。空腹饮酒,特别是高浓度的酒,对口腔、食道、胃、肝脏都有很大的伤害。实验表明,空腹开怀畅饮只要达30分钟,酒精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便能达到高峰。埋头喝闷酒或饮赌气酒都容易使人醉倒。
所以在饮酒前先吃点食品,高蛋白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为佳,使体内分解酒精的酶活力增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如果比较紧急,也可随地买一盒酸奶喝了,再去喝酒。但是饮酒时,不宜吃太咸的食物。对于白酒而言,有条件的情况下,喝暖酒比喝冷酒对身体更好。喝酒为什么要烫?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除此还有醛,饮酒过多会引起酒精中毒。醛虽然不是白酒的主要成分,但对人体的损害要比酒精大得多。可是醛的沸点低,只有20℃左右,所以只要把酒烫热一些,可以使大部分醛挥发掉,减少对人身体的危害。
一般来讲,酒分为发酵酒(如黄酒、啤酒)和蒸馏酒(如白酒)两种,两者在体内所引起的反应很不一样。发酵酒酒精含量少,但质杂,如与酒精浓度大的蒸馏酒混饮,容易使人喝醉,而且容易引起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因此,要尽量避免喝到混合酒。病人是不宜饮酒,特别对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癫痫、老年痴呆、肥胖病人等,忌酒是势在必行。例如患肝炎或其他肝病的人,即使酒精含量很低的啤酒,也不应饮,以免加重病情。
这是因为酒精能阻止肝糖元的合成,使周围组织的脂肪进入肝内,并能加速肝脏合成脂肪的速度。这样,有肝炎病的人,在肝细胞大量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形成脂肪肝。同时乙醇在肝内,先要变成乙醛,再变成乙酸,才能继续参加三羧酸循环,进行彻底代谢,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以供人体活动时的消耗。肝炎病人由于乙醛在肝脏内氧化成乙酸的功能降低,使乙醛在肝内积蓄起来。而醛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肝脏的实质细胞,可产生直接的毒害作用。病人饮酒,很有可能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病中切忌饮酒。酒中的酒精能通过血液危害胎儿,胎儿越小,对有害因素越敏感。饮酒会使胎儿的大脑、心脏受酒精的毒害,造成胎儿发育迟缓,死亡率提高,出生后对智能也有影响。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要尽量避免喝酒,最好是能滴酒不沾。以上是在喝酒时可以注意的一些小问题,若实在不能避免喝酒,就要懂得怎样喝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