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下午,由合肥市岳飞精神传承研究会、淮南市岳飞文化研究会与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采编的《岳飞与安徽》统稿编审工作会议在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
岳辅金、翁飞、李云胜、岳敬玺、岳大志、李贵洪、岳斌等编委会主要成员出席,黄山书社钱志刚编辑、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赵明特邀列席。
《岳飞与安徽》执行主编李云胜主持会议,并介绍了前一阶段文稿撰写完成的情况,截止2021年6月底,共收到三次采访的文稿11.5万字,续采补充稿2.6万字,执行主编岳敬玺负责的岳飞后裔在安徽成稿的5万余字,正在整理附录资料约3—4万字,编委会翁飞撰写全书导言1.5万字。书稿已经超过20万字,已基本形成全书的主体框架。
翁飞介绍了通读完已交稿件以后的感受,认为全体作者通过实地采访,并与有关文献资料相结合,认真撰写稿件,展现和揭示了过去在岳飞和岳家军研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添补了宋史和岳飞研究的空白,做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
同时,他又对在通读全稿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充实完善的地方,提出六个方面的问题,与会同志围绕六个方面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一、文字部分:叙述重复,全稿、尤其是初编11.5万字中,由于各位作者各自承担课题、分头写作,开始沟通协调不够,出现不少重复文字,一个故事在各处反复提到,这一部分约占十分之一,约1.5万字,需要在统稿时认真删改,协调统筹。
二、缺稿补充:有些在调研中发现的故事、包括细节,在书稿中缺失遗漏了;还有一些已经在报刊媒体公开发表的文章,内容详实、文字也很成熟全面,在编写时应予以补充、吸纳。
三、体例调整:这是本次讨论的重点。根据岳敬玺负责的“岳飞后裔在安徽”部分,内容也极为丰富。翁飞提出,可以考虑将《岳飞与安徽》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主要讲述“岳飞、岳家军在安徽”,文稿撰写和编排注重岳飞和岳家军在安徽活动(作战和驻防)的时间顺序来编排,同时要附“岳家军安徽战场大事记”,这是本书的重点、亮点和特点,需要花功夫以实地考察加文献记载予以考订。可以介绍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史实,充分证明安徽当之无愧是岳飞和岳家军抗金的主战场,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在百姓中口口相传美丽传说。下编主要介绍“岳飞后裔在安徽”,比如明代颍州岳玺(按:岳玺为岳飞五子岳霆之后,武穆王岳飞十五世孙,明万历年间,立军功,授职总兵,镇守颍州。当年曾有圣祖岳飞之画像、“忠武谥书”、家谱、行状、御札、家集诸件文物。岳玺公生三子,称大公、二公、三公。大公住阜阳西岳老庄、西岳湖口、岳新庄,有老祖坟一座;二公后裔迁城东岳湖口、岳老庄、岳寨、岳营,有老祖坟四座;三公后裔迁至安徽凤台县岳张集岳大塘沿,有老祖坟一座。十六世岳三公家门前有一池塘,故曰岳家大塘沿,地距淝水三湾,东滨长淮,南屏楚山,西接淮河平原,沃野千里,水源充足,宜于业农,适于生活,先祖辈上乘武穆之家风,下秉耕读勤俭为本,吾族得以繁衍昌盛。为追终慎远计,乃于村之西北端,即祖墓北面,建立岳氏祠堂,供奉列祖列宗之牌位,祠堂大门门楣正中悬有二龙镶边中嵌圣旨之匾额,庄严肃穆,并设有专管人员,四时奉祀。)近代岳相如(按:岳相如(1876—1957),字冠卿,安徽凤台岳氏后裔。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参加了黄花岗起义、二次革命、护法战争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旅第三团团长、广州总统府参军、第十五混成旅旅长、第三十三军第三师师长、第九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第七十一师师长、第二十四军军长等。抗战爆发后,从香港返回内地参加抗日,并创办精忠中学,后任安徽省人民自卫军第四路指挥。194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促进会,任安徽负责人,从事反内战活动。1947年移居蚌埠,居所成为共产党人联络站。1957年因病逝世)以及辛亥革命岳王会,还有今天岳氏后裔中的著名人物及其业绩介绍等等。
四、附录内容:主要有安徽各地岳飞研究团体、研讨和公益活动大事记;岳氏后裔安徽聚居点分布介绍;岳氏后裔有关企业、机构、单位介绍及相关大事记录。
五、图片选用:根据全书25-6万字规模,配彩色图片80幅左右,其中名家书法作品10幅,上编(含导言)15-6万字,配各类历史遗址遗迹、历史文献彩色插图40余幅;下编约7、8万字,配相关彩色插图30余幅,附录2万字左右,无需配图。
六、编审组织:会议最后对组建编审工作组织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编委会顾问、名誉主任、主任,主编、执行主编,以及编委、作者署名等相关事宜。